你好,欢迎访问奔驰彩票!因为专业,所以信赖!

体系认证

立即咨询>

ISO50001

概述

 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,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/PC 242能源管理委员会进行制定的。
  该标准的目的是引导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过程,提高其能源绩效,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,标准的实施旨在通过系统的能源管理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、降低能源成本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,为各类组织进行能源管理提供了一种优秀的管理模式。

  更多相关资料:百度能源管理体系搜狗能源管理体系360能源管理体系

 

 

  管理体系相关认证的流程基本一致,企业申请时不需要特别记录。流程一般包括:提交申请、签订合同和交预付款;初审(第一阶段审核/文件审查,第二阶段审核/现场审核);认证决定;结算费用,注册发证;每年的监督审核(次数略有不同);证书期满后的再认证等环节。

如图所示:
认证流程图
认证流程图

ISO50001的申请条件:

1、具有法律地位;

2、从业条件中,有行政许可要求的,应取得相应资格并在有效期内;

3、产品及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;

4、建立了文件化的管理体系;

5、初次认证现场审核前,能源管理体系运行六个月以上;

6、至少进行过一次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,且内部审核覆盖申请范围所有的产品、过程、场所和认证标准要求;

7、本年度无影响能源绩效的重大事故;

符合上述条件的被撤销证书的组织,可随时提出认证申请;其他认证机构撤销的组织,应在认证证书撤销12个月后方可提出认证申请。

我司(我司)可发认可证认证范围:煤炭、化工、建筑材料、有色金属、机械制造、公共机构及服务等。

我司(我司)可发机构证认证范围:纺织、钢铁。

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涉及范围

 

申请组织的授权代表签署《管理体系认证申请》,并至少提供以下必要的申请信息:

(1)申请组织的一般特征及能源管理基础信息,包括名称、物理场所地址、过程和运作、能源管理体系有效人数等重要信息;

(2)申请认证的范围,包括主要能源种类、用能单位及边界描述、能源使用和消耗情况、主要用能设备设施及系统信息;

(3)申请组织与其所属的技术领域相关的一般信息,包括产品活动和服务,人力与技术资源,适用时其在一个较大实体中的职能及关系;

(4)所采用的影响符合性和能源绩效的外包过程;

(5)认证类型;

(6)认证依据;

(7)申请组织任何相关的法律义务,包括关于认证活动的限制条件(如出于安全和/或保密等原因);

(8)申请组织应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与能源有关的重大事故。

除此以外,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还需提交一些辅助资料,如用能单位及边界描述;能源使用和消耗情况等。

如果贵司要申请办理,可咨询我们,进一步了解情况!

  可能产生的费用,包括初次认证费用(申请费、审核费、注册费等)、监督审核费用(审核费、年金等)、再认证费用(申请费、审核费、注册费等)。

  费用多少要看评审工作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进行核算。如:初评、监督、复评与扩大认可领域、扩大业务领域、扩大业务范围和增加关键场所的文件审查、现场评审、见证评审、不符合验证等评审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等。

  详细的价格问题可具体咨询:400-016-9000。

  ISO50001:2018的转换期为3年,即2018年8月21日至2021年8月30日。

  自即日起,我司开始受理依据新版标准的认证及转换申请,包括初次认证、再认证+转换、监督+转换。

  自2020年2月1日起,我司不再受理依据旧版标准的认证申请,包括初审和再认证申请。自2020年2月10日起,我司不再依据旧版标准进行现场审核,包括初审、监督、再认证。自2020年2月27日起,我司不再颁发依据旧版标准审核的认证证书。转换期截止后,即2021年8月30日后,依据旧版标准审核的认证证书将过期失效或被撤销。

  认证证书有效期:审核方式为“初次认证”的,证书有效期为认证决定起三年,审核方式为“再认证+转换”的,证书有效期为当前认证终止日期起三年,审核方式为“监督+转换”的,证书有效期为原三年有效期不变。

 

 

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(能耗附件)
优秀审核员

优秀审核员李老师

李老师能源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、三体系高级审核员【详细】

优秀审核员

优秀审核员蔡老师

蔡老师是能源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【详细】

更多>

成功案例

某水务公司的能源管理ISO50001的现场审核

审核员通过对污水处理各阶段构筑物现场实地观察、查阅前次审核到本次审核覆盖时期的工艺处理运行台帐、能源监测数据和操作规程,并与运行管理处负责人...

2020-04-28

内蒙某生物药业公司的ISO50001一阶段审核

农业农村部禁止将抗生素类药物作为饲料中的促生长剂使用,就是为了避免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,而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人类的致病菌,危害到人类的健康。

2020-04-28